新聞

順豐客車邁入30周年盼政府支持投入公交服務

Image
(士乃9日讯)顺丰客车制造厂有限公司(Gemilang Coachwork)今年欢庆迈入30周年,日后会继续专注制造与组装巴士业务及提高电动科技,以应对电动车辆崛起的挑战。该公司联合创办人、总执行长兼执行董事彭中庸说,全球化趋势下,民众倾向使用电动公交系统或电动车辆,该公司也有生产电动巴士,他希望能获得政府支持,在普及化国内电动公交系统之际,让本地品牌巴士制造商也有机会参与公交项目或提供相关服务方案。

电动巴士5年前投产

他说,该公司在2014年开始生产电动巴士,这些巴士皆已投入在电动快捷巴士系统双威干线(BRT Sunway),在该公司的铝合金车身工艺配合科技技术下,巴士不仅耐用、安全性高,寿命也更长。

他举例,该公司生产的导览巴士多年来也用于槟城交通业,惟本地顾客所购买的巴士,主要是用于私人交通运输上,无法获得政府支持以更好地用于公共交通系统上。

彭中庸是在该公司位于柔佛泗隆厂房举行的记者会上,这么说。陪同者有联合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彭新华、总营运长彭慧娴与总经理彭志祥。

他披露,之前与政府当局负责人接触过程中,获知政府无法接受新巴士价格,所以未有进一步合作。

铝合金车身耐用

彭中庸认为该公司使用欧洲国家授权的铝合金车身技术,顾客付予的则是“亚洲价格”,肯定值得:“我们的巴士特点之一是很耐用。比如1999年出口到澳洲的巴士,目前都还在使用。”

他说,一辆巴士可使用20年,能为顾客省下不少钱,有关业者不用每隔5至10年就要购买新巴士。此外,铝合金车身比铁制巴士更轻,承载量比一般巴士可载更多乘客。

他提到,先进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澳洲、中东国家及香港,都有该公司的顾客。

逾百名来自香港、新加坡、泰国和本地合作伙伴及顾客今日受邀参观顺丰客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厂房设立的柜台和资料展示区,了解该公司发展进程和所取得的成就。

亚洲市场潜力大

彭中庸指出,顺丰客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柔佛泗隆厂房面积为12亩,设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整车组装年产量为500台。

该公司生产的巴士与散件主要用于出口,在与顾客合作上,比如散件售出予顾客所在国家时,在地安装过程需要人力,也制造就业机会予当地居民。

城市化及人口激增,巴士是较为便捷且具成本效益的公共交通,因此,该公司的亚洲市场潜力巨大。

该公司成立于1989年,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巴士出口商。2018年的财报中提到,他们出口324台巴士及170部散件,总值约2亿3940令吉(约5700万美元)。

该公司于2016年11月份,以彭顺国际之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現在就詢問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等待著您的咨詢。
gemilang-logo-cn-new-bottom.png

聯絡方式

PTD 42326, Jalan Seelong,
Mukim Senai, 81400 Senai,
Johor, Malaysia
Copyright @ 2025 Gemilang International | Gemilang Coachwork Sdn. Bhd. 198901009820 (187121-U)